常熟沙家浜打造玻璃模具产业航母,常氏瓶钳力争
发布时间:2019-05-24 10:39 点击率:

  常熟市沙家浜镇是全国玻璃模具的主要产地,占全国同行业产量三分之二左右。沙家浜的部分高档模具出口欧美,进入世界企业500强中的美国澳联,法国圣戈班、弓箭等世界顶级玻璃制品企业,外贸收入超过1000万美元。如今的沙家浜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玻璃模具之乡”。

  沙家浜镇玻璃模具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迅速崛起,90年代实现量的提升。特别是近三年来,玻璃模具企业技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国内外先进设备不断引进。建华模具公司、精工模具公司投入人力和物力,自主研发了铜合金玻璃模具,从铸造到加工全过程实现了“自主创造”,该项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玻璃模具行业的空白。建华模具公司还率先在国内玻璃模具企业中采用架空式铸造工艺,一改以往传统的地埋式铸造工艺,使铸造出来的模具质量和材质的稳定性得到提高。精工模具公司是国内首批产业化生产玻璃模具的企业之一,其优良的品质和追求品质卓越的精神让“模具行家”的美誉在业内广为人知,该企业的两个产品2008年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与美国澳联、法国圣戈班、弓箭等世界顶级玻璃制品企业,建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全镇玻璃模具生产企业获得江苏省、苏州名牌产品、高新产品4个,江苏省、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7家。2007年、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大的玻璃模具加工基地。2008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日用玻璃协会授予沙家浜镇“中国玻璃模具之乡”称号。日前,常熟市沙家浜镇玻璃模具产业依托品牌、人才、技术三大优势,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在挑战中确立信心,组建产业联盟,推动抱团发展,着力做好“投入、市场、管理、技术”。

  突出加大投入,塑造“产业冠军”。

  沙家浜镇科学分析行业形势,主动转变观念,加大投入力度,利用当前投入成本相对较低和扶持企业发展政策陆续出台的有利时机,合理测算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模具行业将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企业提高性搬迁和设备更新,以适度的投入来实现行业总量的扩张,使沙家浜玻璃模具行业由特色产业向强势产业转变,其中精工、建华、兄弟、东海模具投入都将超千万。2009年,行业产值力争增幅保持30%,三年内全行业实现产值突破10亿元,打造一批产值超亿元、超五千万元、超千万元的企业,形成发展良好的梯队群体。其中建华产值要力争1.5亿元,精工模具要确保超8000万元,兄弟、东海模具要超3000万元,超千万企业要突破10家。

  突出内外并举,打造“产业航母”。

  利用国外日用玻璃企业在金融危机中为追求成本的最小化,把更多的模具采购点转移到质量达标、价格低廉产地的契机,积极组团参加国外知名展览,不断提高美国澳联、法国弓箭、圣戈班等世界500强企业的全球市场采购份额,力争在外贸出口上实现量的大幅提升。2009年该镇模具行业外贸出口力争突破2500万美元,到2011年突破7000万美元。同时,要在确保模具质量的前提下,强化全行业合作,巩固国内市场优质客户,努力开发国际市场,进一步推广产品外包加工、市场联动开发等方法,使沙家浜的玻璃模具产品真正走向国际。

  突出内涵优先,创造“产业先锋”。

  沙家浜镇将加大与南通大学等高校合作力度,打造提升品牌的产学研平台,模具行业力争在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品牌争创、国标制定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通过对外招聘、联合办学等方式,重用一批具有高学历的行业技术领军人物、高级管理人才和市场营销人员;通过工程师、技师培训,培养一批具有现代专业知识的“土专家”;通过聘请、兼职等形式,借用一批专家型学者为行业先进技术研发和应用服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定期组织沙龙,邀请各类专家、学者座谈交流,并借助外出考察、业内交流等方式,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突出技术创新,装备“产业核心”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沙家浜玻璃模具企业基本都是皮带机床,手工操作,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低,中低档产品多。模具行业专家罗百辉认为模具精度决定企业竞争力,同样先进的模具装备才能保证模具精度,国内与国外同行最大的差距就在设备上,模具是一种高精度产品,没有好的设备,就难以达到国际水平。目前,沙家浜镇企业有300多台套数控机床、150台套三维立式铣床、100多台电脑精雕机、500多台电脑用于CAD制图设计与三维编程设计。特别是精工模具公司还以250万元引进了英国生产的世界上最先进的枪钻车床,以89万元引进了瑞士生产的炉前分析光谱仪,还有数控三维仿铣、复合铣、数字仿真技术、电脑熔化材质金相分析系统等等,实现了全自动数控化的历史性跨越。